中国美术家网旗下网站
|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18611689969
      分享到:

      陶艺工作者马铭梓:“我塑造泥土,泥土也塑造我”

        作者:李荣坤2024-05-02 08:22:45 来源:中国文化报
        陶艺工作者马铭梓:我塑造泥土,泥土也塑造我

        马铭梓    受访者供图

        “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生活就能变得更美好。”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马铭梓始终秉持这样的态度。作为一名“90后”陶艺工作者,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让更多人感受到陶瓷艺术的魅力。无论是对陶瓷的设计制作,还是对质量的把控,他都力求完美,坚守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马铭梓自幼对陶瓷艺术设计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他而言,从设计到制作,再到烧制,创作每件作品的过程都充满了不确定性,这造就了作品的独特性。在创作过程中,他时常感受到“身心合一、时空静止”。在马铭梓看来,他和泥土是相互成就的。“创作作品时,我全身心地感受泥土。我塑造了泥土,同时泥土也塑造了我。这一过程非常磨炼人的性格,需要不断接受失败,推倒重来,就像人生总要有不怕重新来过的勇气。”

        在学习阶段,马铭梓曾到浙江龙泉、江苏宜兴、江西景德镇等陶瓷产区实地考察,这让他切身感受到灿烂而悠久的陶瓷文化,也为他之后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和鲜活的素材。“不同地域有着各自的特色,我像海绵一样从中汲取营养。”

        近年来,马铭梓不断与各地优秀同行交流切磋,崭露头角。2021年,他的作品《壶—泥泞的肌肤》获得第十一届中国陶瓷产品设计大赛金奖;2022年,他携《器—泥泞的肌肤》代表鲁迅美术学院参加第十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展并获银奖。“这不仅是对作品的检验,也更加鼓舞了我。参加活动的作品风格各异,让我了解了学院与民间作品的不同韵味,体会到我国陶瓷艺术的繁荣和发展,收获颇丰。”马铭梓感慨。

        为不断提升专业能力,马铭梓考取鲁迅美术学院工艺美术设计学院陶艺方向的研究生继续深造。他还获得了参与学院产学研联合培养的机会,成为一名兼职文创产品设计师。他收获了更大的展示才华的平台,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他开始接触各类设计项目和任务,有些项目工期短、工作量大、强度高,他把在校习得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设计和实践能力显著提高。

        文创设计师的工作让马铭梓对陶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经常深入文旅一线调研,开始尝试在作品中融入不同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内涵。目前,他已研发出多款极具特色的陶瓷文创产品。辽宁的白山黑水和“六地”精神,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在“白山黑水”系列作品中,马铭梓提取东北地区的特色文化和黑土冰河的环境特征,创作的茶器造型圆润松弛,不仅提升了作品的审美价值,还使其蕴含中国美学思想。

        马铭梓注重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及其与设计创作的融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艺术底蕴。我要充分利用各地文化多样性,用恰当的陶瓷工艺、艺术语言,设计具有当代性的作品,探索属于中国的艺术之道。”他认为,新时代的设计师应该有这样的文化自信。

        2023年,马铭梓的作品《器—光辉》入选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的百名大师进校园成果展。同年,他代表辽宁参加第三届全国工业设计技能大赛陶瓷产品设计赛项(职工组)并获得一等奖。马铭梓通过比赛深刻了解到国家对于轻工业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这段经历让我思考,如何把个人艺术创作及表达与市场需求密切结合,让设计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马铭梓认为,多年来,学校的专业教学、培养和公司给予的各种机会,为他在设计方面的综合素养筑牢了基础,让他在比赛中稳定发挥。

        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马铭梓并没有因此而自满。他知道,艺术之路永无止境,这只是一个新的开端。作为鲁迅美术学院的学生,他一直秉承“艺术为人民”的鲁艺精神。“艺术是为人民服务的,要把有温度和情感的设计融入生活。”马铭梓坚信,当下的每一点付出都会在未来慢慢生长、繁荣、壮大。

        责任编辑:静愚
      新闻分类
        市场新闻 拍卖新闻
      教育出版 展览新闻
      收藏新闻 综合新闻
      艺术图库
      延村
      唐模
      朗梓古寨
      呈坎镇
      万安古镇
      傣家竹楼
      云南丽江古城
      云南建水古城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8(s)   6 queries